網售“微信群炸彈”讓用戶微信死機 5小時收費150元
近日,有網友稱,本人的微信譽好好的,忽然被拉進了一個群,隨后,手機呈現了死機的形態,什么內容都打不開了,也不及加入聊天框,乃至呈現閃退的景象。有不少網友在運用微信時都碰到異樣的狀況,無論是重啟照樣斷網都無法處理。
據理解,微信群聊中呈現這種狀況很能夠是被“炸群”了。而所謂“微信群炸彈”,就是在微信群聊中發送一些字符代碼、少量動圖或許臉色等占用手機運轉空間大的信息,招致一切接納音訊的用戶的手機不勝重負。
“代炸”5 小時,要價 150 元
網售“炸群”代碼一般 10 元一個
近日,記者調查發現,只需幾十塊錢就可以從網上購買一段可致他人手機死機的微信“炸群”代碼。甚至還有人專門做起了“代炸”、“解炸”的生意。
個人微信被“炸”到癱瘓
最近,小賓在微信做微信商務圈的朋友發一條信息,“從昨天下午到今天,微信是邪惡的癱瘓,要退還不出去的。“小本告訴出版社,21日那一天,她不知道是誰拉到一個組,然后倒有很多聊天信息,想看看什么是開放的,但目前進入群聊電話崩潰,“群聊和微信都回報不出去,卡片只能把手機重啟。”
小斌,說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,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她的生意受到影響,“一個開放的微信被卡住了,客戶和商人我沒有看到信息”。事件發生后,本已多次嘗試退組,但每次未進入群組聊天電話卡頁面已死,“不要退出,群組聊天信息也已刷過,手機鈴聲響起。她的朋友告訴她,她遇到了一群“炸彈”,她可能很快就會被要求用錢來“消除災難”。賓先生覺得他可能因為他的生意受到同行的“迫害”。
記者發現,遭遇過微信“炸群”的網友并不在少數。網友小天說,之前曾有群友在群里用過“群炸彈”,只要點進群里,手機就死機。
據了解,這種所謂的“群炸彈”其實就是在微信的群聊中發送一些代碼。微信群遭受攻擊后,會導致所有微信接收消息的用戶群聊卡頓,甚至可能直接閃退,卡死。
“代炸”5 小時收費 150 元
那么這種需求必定技巧的“炸彈”又是從何而來?記者查詢拜訪發現,在收集上關于“炸群”“微信群炸彈”在淘寶上居然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個,乃至還有人專門做起了“代炸”的生意。
有賣家表現,微信炸群很復雜,只需將代碼發到群里即可。
也有商家聲稱,如果覺得自己“炸”麻煩的話,他們可以提供“代炸”服務。一名賣家告訴北青報記者,“代炸”的意思就是你將他拉到群里,他幫你“炸群”,150 元,代炸 5 小時。對于是否能“炸”到群解散,賣家說, “你給錢就行,其他的不用管”。
同時,北青報記者還發現,這些銷售“微信群炸彈”的商家在出售“微信群炸彈”服務的同時,還能提供解炸服務。賣家在推銷“微信群炸彈”時往往會告訴購買者,“需要的話還可幫著‘解炸’,一次 20 到 60 不等,要看是什么樣的‘炸彈’。”
一些購買者為“泄憤”或索紅包
隨后,北青報記者隨機選擇購買了一個“微信群炸彈”,在付款 20 元后,賣家發來了一個“炸彈”代碼。拿到代碼后,北青報記者將代碼發到一個臨時組建的朋友群中,在發送之后,打開該群的速度明顯變慢,在經過約 5 分鐘不間斷地把代碼發至臨時群后,群里成員的微信已卡死,無法啟動。
曾經營過“微信群炸彈”生意的梁女士向北青報記者透露,做“炸群”生意的人很多,有的已經形成了專門的“炸群工作室”。有些人購買“炸群”服務是為了惡搞,但是這種比較少。主要購買的還是賭博時輸了錢的人,還有與他人出現糾紛、矛盾的人,不少人用它來泄憤或解恨。還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,自己組群“炸”,“炸”的時候向群里的人索要紅包“解炸”。
騰訊:“炸群”者將被封號
對于微信用戶頻繁遭遇“炸群”一事,北青報記者從騰訊公司公關部了解到,7 月 6 日,騰訊已經就此事發布相關公告,公告稱,所謂的微信“炸群”,并非微信系統漏洞或黑客行為,跟病毒或木馬無關。其原理是利用特殊字符的系統特性,人為反復多次疊加,導致點開這個內容時,系統性能短時間被大量消耗,從而出現卡屏或軟件崩潰。簡單來說,就是你的手機 CPU 瞬間被大面積占用了。
對于通過所謂“炸群”行為,影響其他用戶正常使用微信或手機,甚至以此訛詐他人的行為,根據《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》,對相關違規用戶,將視具體違規程度,按照階梯性處罰原則,進行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功能、封停賬號等處罰。
用戶一旦遇到了“炸群”可暫時斷開網絡,重啟微信,在微信消息列表中長按此群名字或左劃,選擇“刪除該聊天”,歷史群消息(包含炸群信息)會被清理。也可登錄微信電腦版,對新的炸群消息進行刪除或退群操作,并及時通知微信群主移除發布“炸群”信息者,以免其他用戶被“炸群”信息影響。
同時,騰訊表示,用戶可以通過投訴系統對這類行為進行投訴。
律師:“炸群”侵犯他人利益
對于有人利用代碼“炸群”一事,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,首先“炸群”行為會對他人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,侵犯了他人的權益。
其次,有些人“炸群”是為了索要“解炸”紅包,那么這種直接敲詐,具有合法強索別人財物的目標,“炸群”后請求別人發紅包解炸的行動,假如到達要挾、威脅的水平,那么依據 2000 年 4 月 28 日實施的《最高人法院關于巧取豪奪罪數額認定規范成績的規則》,巧取豪奪公私財物“數額較大”,以 1000 元至 3000 元為終點。若微信炸群屢次或許數額到達 1000 至 3000 元,則可組成巧取豪奪罪。